習慣的是是非非,這一申論文章命題是2015年上半年公務員聯考的申論主題之一。2015年4月25日,多省公務員聯考筆試落下帷幕。在本次考試中,安徽、浙江等多個省份有一道相同的作文命題,談“習慣的是是非非”。下面,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提供一套參考范文。
【命題要求】
從“給定資料”可以看出,隨著社會發展進步,很多“習慣”發生了改變,請你以“習慣的是是非非”為題,寫一篇議論性文章。
?。ńo定資料請進入試題中心查看,>>>進入查看)
要求:(1)主旨明確,內容充實。(2)結構完整,論述深刻。(3)條理清晰,語言流暢。(4)字數在1000~1200字。
【申論范文參考】
習慣的是是非非
原創供稿人:吳老師
世易時移,滄海桑田。我國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人們除了在思想觀念方面發生深刻變化的同時,工作、生活、行為等方面的習慣都明顯改變。以前按時到工廠上班,現在很多“創客”在家創業;曾經為了購買一張春節回家的車票擠破頭,如今在互聯網上輕點鼠標便可如愿以償;就連垃圾分類、秸稈還田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新習慣、好習慣。應該看到,新習慣、好習慣已成為新時代的顯著標志。
吐故納新事業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會有很多舊習慣被新習慣代替,一些不好的習慣也會退出歷史舞臺,應該為這種變化點贊和叫好。適應新習慣、接受新習慣、養成新習慣,本身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應有之義。抵制歪風陋習,弘揚新風正氣,讓良好的習慣、符合時代要求的習慣蔚然成風,個人、家庭、社會、國家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個人要注重品行修養。個人良好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我國古人就十分重視修身養性。近年來,一些人在境外旅游時諸如隨地吐痰、大聲喧嘩、亂寫亂畫甚至大打出手等種種不文明行為,備受世人詬病和各界批評,也影響了國人整體形象。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把壞習慣帶到國外去了,可謂是“丟人丟到國外去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把加強自身修養作為終身課題,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讓尊老愛幼、謙虛禮讓、禮貌待人等好習慣一直延續下去。
家庭要培養良好家風。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連著民風、世風,中華民族歷來有著注重家教家風的好傳統、好習俗。人的很多好習慣都是在家庭環境下養成的,也有很多壞習慣是受家人影響造成的。父母是子女的啟蒙老師,父母應該言傳身教,在學習、工作、為人、處世等方面做出表率,以自己的言行教育下一代。同樣,夫妻之間、爺孫之間都可以相互成為好習慣的示范者、引領者。通過家人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潛移默化地提升每個家庭成員的文明素質。
社會要樹立鮮明導向。當前,社會上一些盲目“跟風”、刻意炒作、“找關系”辦事、肆意破壞環境等行為成為不好的習慣,不合時宜,影響消極。因此,特別需要鼓勵那些彰顯新風尚、傳播正能量的好習慣。社會組織、民間團體、新聞媒體等要旗幟鮮明地宣揚真善美的好習慣,讓符合時代發展的新習慣占據社會主流;同時,堅決反對假丑惡的壞習慣,批判逆歷史潮流的舊習慣,讓公眾緊跟時代步伐、辨清黑白好壞。
國家要加強教育引導和管理監督。一方面,要大力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于無聲處潤萬物”,讓人們自覺養成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好習慣,改變封建余毒的舊習慣。同時,國家也要大力支持“創客”、“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保護環境等新的習慣,引領時代風尚,帶領百姓過上幸福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借鑒國外先進治理經驗,從加強對行人闖紅燈、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等小事抓起嚴起,使講文明、樹新風成為自覺行動,展示公民良好形象。
現實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很多習慣正在改變,也正在養成,遵守中央八項規定是新習慣,干部“蠻拼的”是好習慣,等等。讓我們共同努力,讓各種新習慣、好習慣來得更猛烈些吧!
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將持續更新更多獨家申論范文參考,可關注本網“申論范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