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4年到1997年4年時間,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僅10%多一點,到2011年接近22%,如果考慮到土地出讓和其他政府基金性收入,有專家估計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超過30%。而同期,企業或者是資本收入占比也大幅度提高。一個佐證是,2002年底,企業存款為64298.47億元,低于當時的個人存款,而到2011年底,企業存款(央行新的統計科目為“單位存款”,口徑相當)上升到423086.61億元,增長了5.58倍,遠超同期個人存款2.68倍的增幅。
通過這段文字,作者想表達的觀點是( )。
A.收入越來越向政府和資本傾斜
B.政府應適當降低稅收
C.我國經濟增長的速度較快
D.政府收入過高會成為企業的負擔
2.中世紀是西方社會最黑暗的時期?;浇烫幱谌f流歸宗的地位?!爸惺兰o的世界觀本質上是神學的世界觀”,“中世紀把意識形態的其他一切形式一一哲學、政治學、法學都合并到神學中,使之成為神學中的科目”。因此,獨立的法學消失了。
對這句話理解錯誤的是( )。
A.獨立的法學消失了,因此法學思想也隨之消失了
B.中世紀之所以沒有獨立的法學,是因為宗教處于統治地位
C.法學思想糅合在神學中,被保存和發展下來
D.獨立的法學消失了,法學作為神學的科目被保存和發展下來
3.經媒體發掘而走向臺前的眾多“最美”事件表明:盡管當代中國社會在急劇的轉型時期遭遇了道德價值層面的劇烈動蕩與重構,但美德仍然流布于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流布于社會的各個角落?!白蠲馈笔录瞧椒踩说钠椒沧鳛?,而正是這些平凡人的平凡作為,卻極好的詮釋了道德的實質,即人對自身生活的自主反思和自覺要求。它體現的是人的內在價值追求,而非被動地讓自己的行為符合規范。這為當代中國社會的道德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
A.“最美”出自平凡
B.崇尚美德永遠不會過時
C.道德體現了人的內在價值追求
D.“最美”事件帶來的道德啟示
4.在地震面前,科學還是大有作為的。通過對地震波的研究,人們發現地震波包括縱波和橫波,前者傳播速度更快,但破壞力較小,而后者則相反,因此,人們通過地震監測臺網,監測到傳播速度更快的地震波縱波,向監測中心發出信號,監測中心即可通過客戶端用無線電波向公眾和重點設施發出警報。也就是說,地震警報是無線電波和地震橫波的一場“賽跑”,在地震橫波尚未到達時,給人們以警示。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地震波橫波的監測難度高于縱波
B.地震警報系統的精度和速度亟待提高
C.無線電波技術的發展是實現震前預測的前提條件
D.科學利用兩種地震波的時間差可以發出有效的地震警報
5.漢字作為典型的表意文字,雖然其象形部分目前已不占重要地位,占主導地位的造字方式是形聲字,但漢字形聲字的形符仍然具有表意功能。形符的作用除了和聲符結合成字外,就是顯示字義的性質和類屬,或表示與字有關聯的事物與現象。
下列對這段話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漢字之所以是典型的表意文字,就在于其象形部分占有重要地位。
B.漢字形聲字的形符的表意功能已經消失。
C.形聲字的形符可以顯示字義的性質和類屬。
D.形聲字的聲符的主要作用是與形符結合成文字,表示與字有關聯的事物或現象。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deepandtechno.com/)解析 題目或解析有誤,我要糾錯。
1.答案: A
解析:
由提問可知本題為態度理解題。
文段通過舉例分別說明了“財政收入”和“資本”兩個方面的巨大增幅。A與文意最接近,故正確答案為A。
2.答案: A
解析: 原文并沒有說獨立的法學消失,法學思想也隨之消失,客觀實際也并非如此,故選A
3.答案: D
解析:
我們先要找到文段的重點句。最后一句話有指示代詞引導,為文段的重點所在。它強調的主體是“最美事件”,說明的意思是“最美事件”帶來的道德啟示,所以選擇D選項。
4.答案: D
解析:
結論詞“因此”引導的第三句和第四句為重點句。第四句的引導詞為“也就是說”,所以三四句為并列關系。兩句話都是在強調解釋:人們先利用監測臺探聽到地震的縱波,然后爭取在地震橫波之前,通過無線電波向公眾預警。因此,本題答案為D選項。
5.答案: C
解析:
據提問知此題為細節判斷題。
由文段“其象形部分目前已不占重要地位”可知A錯。
由“漢字形聲字的形符仍然具有表意功能”可知B錯。
D項是形符的作用,而不是聲符。所以排除。
由“形符的作用……就是顯示字義的性質和類屬”可知C對。故正確答案為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