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更新的2018年廣東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是定義判斷題,多做公務員考試模擬題練習不僅有利于掌握考點,而且能夠幫助保持題感,潛移默化中熟悉命題規律,提高公務員考試做題準確率。
1.逮捕,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為防止被告人逃避或者阻礙偵查和審判,或繼續危害社會,依法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
根據以上定義,下列屬于逮捕的是( )。
A.張某因生意上的糾紛將李某打傷,雖不構成犯罪,但公安機關對他處以罰款100元并拘留15天
B.流竄犯田某,盜竊財物15萬元,為逃避追捕,還打傷公安干警一名。公安機關抓住他后,提請人民檢察院批準,將其送看守所關押
C.在一經濟糾紛案的開庭審理中,被告王某的妻子大吵大鬧,誹謗審判長,嚴重擾亂法庭秩序。據此,法院決定將其關押五天
D.陳某搶劫殺人后企圖逃跑,被村民抓住后扭送至村委會,村干部將其關押三天
2.自我防御性歸因是指通過強調自己對積極的、合乎期望的好結果的作用,縮小對消極的、不合乎期望的壞結果的責任來保護自尊。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自我防御性歸因的是( )。
A.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能否具有創造力關鍵在于學校的教育理念是否先進
B.某公司管理者在總結企業成功經驗時說,一個成功的企業離不開優秀的員工和先進的管理方法
C.某國GDP水平屢創新低,該國領導人表示,這是受到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影響
D.某企業因經營不善而面臨破產,該企業領導承認企業領導班子在經營決策上存在失誤
3.國家賠償是指國家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并造成損害的,由法律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對受害人予以賠償的制度。
據此定義,以下哪種情形,國家應承擔賠償責任?( )
A.公安偵查人員趙某在審訊時將犯罪嫌疑人打死
B.工商管理機關吊銷某違法經營公司的營業執照
C.郵局在郵政傳遞中給客戶造成損失
D.銀行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挪用儲戶資金
4.現在統計中常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構成,分別是: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經營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財產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擁有的動產(如銀行存款、有價證券等)、不動產(如房屋、車輛、土地、收藏品等)所獲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讓財產使用權所獲得的利息、租金、專利收入等;財產營運所獲得的紅利收入、財產增值收益等。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財產性收入的是( )。
A.王某家傳的青花瓷器的展覽會上被專家估價為200萬元
B.李某買了一輛載重10噸的貨車跑運營,每年收入8萬元以上
C.趙某為公司做出重大貢獻,公司給予10萬元的獎勵
D.高某在鬧市有一間房屋,某廠家在房頂安放了廣告牌,并支付給他一定費用
5.排中律的內容是在同一時間、同一方面、同一條件下,對于同一對象的兩個相互矛盾的思想,必定有一個是真的,不會同時都是假的。矛盾律的內容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任何一個思想不能互相沖突,不能一面肯定了一種思想,一面又否定這一思想;因為一個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時都是真的。根據以上定義,下列內容中違反排中律的是( )。
A.犯罪嫌疑人王某在法庭上的陳述互相矛盾,他先說“本案所有證人的證詞都是可信的”,隨后又說“有些證人的證詞是不可信的”
B.有同學在評價張教授的年齡時說:“張教授今年40歲,不算年輕了;但是,在學院所有的教授中,張教授是最年輕的”
C.某教育工作者在一次保護兒童權益的會議上說教育孩子舍己為人的思想是錯誤的;后來又在一次面向家長的講座上說不教育孩子舍己為人的思想是錯誤的
D.孟什維克認為,應該把社會主義意識從外面灌輸到工人運動中去的說法是錯誤的;但是他們認為否定這個說法也是錯誤的
【下面是參考答案與解析。如果你認為題目或解析有誤,可點這里給我們糾錯?!?/strong>
1.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被告人”、“逃避或阻礙偵查和審判”、“或繼續危害社會”、“依法剝奪人身自由”。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中“雖不構成犯罪”即可知肯定不屬于逮捕。C項注意“在一經濟糾紛案的開庭審理中”和“嚴重擾亂法庭秩序”即可,法院采取的行為屬于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不符合定義。D項注意“村干部”,其不屬于題干中涉及到的主體,不符合定義。B項表述符合逮捕的定義。故正確答案為B。
老師點睛:
“被告人”只在刑事案件進入審判階段后使用,與“被告”概念不同。因此,題干中屬于進入審判階段的刑事案件的只有B項。D項沒有立案審判,只屬于刑事犯罪而不是進入審判階段后的刑事案件,也不存在“被告人”一說。
2.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題干的關鍵在于“強調自己對好結果的作用”或“縮小自己對壞結果的責任”。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能否具有創造力”是一個不確定事項并非“好結果”或“壞結果”,因此談不上“強調作用”或者“縮小責任”,A不符;B中管理者并未強調自己對于企業成功這一好結果的作用,而是強調“優秀的員工和先進的管理方法”的作用,B不符;C中某國的領導人將GDP水平屢創新低歸因于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影響,縮小了該國領導人對壞結果的責任,C符合;D中“承認自我責任”與題干中“縮小自己對壞結果的責任”截然不同,D不符。故正確答案為C。
3.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包括“國家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公安偵查人員的行為完全符合關鍵詞,因此國家應承擔賠償責任;
B中工商管理機關的做法是合法的,不符合關鍵詞“違法行使職權”,因此國家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C中郵局和D中銀行工作人員均不符合關鍵詞“國家及其工作人員”,因此國家不應承擔賠償責任。綜上,故正確答案為A。
4.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包括“家庭擁有的動產或不動產”,“獲得的收入”。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只是估價并沒有獲得收入,不符合關鍵詞“獲得的收入”,因此不屬于財產性收入;B中“8萬元”包含了自己的勞動,不是單純的財產性收入;C中的“10 萬元的獎勵”,是因為“趙某為公司做出重大貢獻”,屬于趙某的勞動收入,不屬于財產性收入;D中高某得到的“廣告費”符合關鍵詞,因此屬于財產性收入。綜上,故正確答案為D。
5.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判斷考察定義
題目考察“排中律”,所以僅需在題干中閱讀“排中律”。
第二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包括“同一時間”,“同一方面”,“同一條件”,“兩個相互矛盾的思想”,“必定有一個是真的,不會同時都是假的”。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王某的說法不符合關鍵詞“同一時間”,因此不屬于違反排中律,而是違反了矛盾律;B中的“年輕”是相對概念,不符合關鍵詞“同一條件”,因此不屬于違反排中律;C中該教育工作者的行為不符合關鍵詞“同一時間”,因此不屬于違反排中律,而是違反了矛盾律;D中孟什維克觀點完全符合關鍵詞,認為兩個相互矛盾的思想同時都是假的,因此屬于違反排中律。綜上,故正確答案為D。
更多試題練習:2018年公務員考試行測標準預測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