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更新的2018年廣東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是言語理解題,多做公務員考試模擬題練習不僅有利于掌握考點,而且能夠幫助保持題感,潛移默化中熟悉命題規律,提高公務員考試做題準確率。
1.王旦與寇準同為北宋真宗時期才能出眾、政績卓著的宰相,同樣受到宋真宗的器重。一次王旦這邊送公文到寇準那邊,體例不合??軠史A報上去,王旦被真宗批評,手下人也都跟著挨了罰。不久,寇準那邊送來的公文也出了類似問題,王旦只派人送還給了寇準,請他改正后再呈送。平時說王旦壞話最多的數寇準,而王旦談到寇準基本上都是稱許的話。后來,寇準被免職,他私下托人請求王旦,說想當使相,王旦還是向真宗推薦了他。
這個故事說明( )。
A.王旦做事公私分明
B.王旦心胸寬廣,有容人的雅量
C.王旦的做事風格與寇準形成鮮明對照
D.寇準與王旦的矛盾以王旦不計前嫌而化解
2.科學家最近成功破譯白鰭豚全基因組圖譜??茖W家的努力當然是可貴的,30多年前中國科學家就開始了對白鰭豚的研究,其成果當然不止一張“全基因組圖譜”。但其對于保護這些可憐的物種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恐怕還不敢斷言,而且我們更多的是從白鰭豚身上找到可以“利用”的特點。如果科學家的研究不能成為保護這些生命的力量,如果有朝一日我們只能對著一個個浸泡在福爾馬林里的標本來談論它的習性,用基因圖譜來證明它們的存在,這不是科學的善意,而是人類的罪惡。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
A.白鰭豚全基因組圖譜得以成功地破譯
B.白鰭豚全基因組圖譜解開生命的密碼
C.應該反思人類活動對物種犯下的罪惡
D.科學研究應對保護物種負起應有責任
3.網絡是大家熟知的東西,它為我國建設高效、透明、務實、廉潔的政府提供了物質技術條件,大大節約了行政成本,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信息傳播的不對稱性。我國各級政府積極利用網絡技術,及時、準確發布政務信息以便于公眾知情、參與和監督政府。
這段話意在強調( )。
A.我國政府積極利用各種條件,貫徹落實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B.我國政府積極創造各種條件,從經濟活動中解放出來
C.網絡技術的廣泛利用,減輕了政府負擔,但削弱了國家宏觀調控能力
D.網絡技術的廣泛運用,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其目的是吸引世界的目光
4.19世紀的一項重大發明導致制蠟業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也使得照明成為了普通老百姓的現實。在19世紀的早期和中期.人類發現了利用堿和硫酸提煉動物脂的工藝,其產品硬脂比沒有提煉的動物硬脂更加堅硬,燃燒時間也更長。這一發明創造意味著人類可以生產出點燃時無太多煙塵和太臭氣體的脂蠟。
下列關于19世紀人類發明了硬脂產品以后的各項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 )。
A.蠟燃燒時沒有太多煙塵
B.蠟燃燒時散發出香味
C.蠟沒有達到普通使用
D.蠟燃燒時間不長
5.中原人一直把胡人稱為狼種,胡人國王也就是狼主。胡人也認為自己是野狼所生,他們崇拜狼的兇猛與強悍,萬里荒漠,狼是生命的一種象征,是一種力和陽剛之美。胡將白起、王翦的長劍一揮,就是斬首十八萬、二十萬。在中原人眼里這未免過于殘酷,但對西戎之地的胡人來說,這卻是一種生命的奇觀。
這段話的主旨是( )
A.中原人鄙視胡人是狼種
B.胡人以自己是狼種驕傲
C.胡人是狼種
D.胡人崇尚力和陽剛
【下面是參考答案與解析。如果你認為題目或解析有誤,可點這里給我們糾錯?!?/strong>
1.答案: C
解析:
材料屬于歷史故事,據提問“故事說明”可知此題為隱含主旨題。材料通過講敘王旦和寇準的幾個事例,以同樣的事例不同的做法說明了王旦和寇準做事的不同風格。所以C選項符合題意。
寇準被免職私下托人請求王旦,王旦像真宗推薦了他,說明王旦不是“公私分明”,所以A不選;材料重點說的是王旦和寇準做事的不同風格,并不是單純的要突出王旦的個人性格,所以B不選;D選項“矛盾”一詞屬于主觀臆斷,材料并沒有說王旦和寇準之間存在矛盾。
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 D
解析: 文段提出了科學家研究物種存在的問題:對于保護這些可憐物種沒有多大作用,且多停留在對其“利用”上。進一步說明了我們對這些物種的保護不夠。后面又進行了反面論證。因此,文段重點就是對這些物種的保護,本題答案為D選項。
3.答案: A
解析:
根據提問方式“意在”一詞可知考查隱含主旨,需進一步引申。
材料第一句講“網絡對政府工作的好處”,第二句講“我國政府積極利用網絡技術”,整個材料說明我國政府積極利用各種有利條件來完成政府工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申,得到“我國政府積極利用各種條件,貫徹落實對人民負責的原則”,故正確答案為A。
B項說法錯誤,材料中只提到我國政府“利用”條件,不是“創造”條件。材料中也未提及“從經濟活動中解放出來”;C項說法錯誤,材料中未提及“削弱了國家宏觀調控能力”;D項說法錯誤,材料中未提及“目的是吸引世界的目光”。此外,這個材料對我國政府和網絡技術都是肯定的態度,C、D項說法中含有貶義感情色彩。
4.答案: A
解析:
本題屬于細節判斷題型。短文開頭中“使得照明成為了普通老百姓的現實”說明蠟已經開始普遍使用,所以,C項說利用“沒有”造成否定的意思。第二句話中“燃燒時間也更長”與D項中的“不長”形成是非對比。因此D項錯誤。而末尾“這一發明創造意味著人類可以生產出點燃時無太多煙塵和太臭氣體的脂蠟”與A項中“沒有煙塵”相一致,同時否定選項B。故正確答案為A。
5.答案: B
解析:
這段話主要圍繞中原人與胡人對“狼種”的不同看法展開,于對比中強調了胡人的兇猛與強悍,突出了胡人的張揚與自豪,A是引論,C、D是本論,B是結論,答案選B。
更多試題練習:2018年公務員考試行測標準預測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