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廣東省考筆試已落下帷幕,今天我們來解讀一下本次省考行測常識判斷模塊考查了哪些內容?
一、2023年縣級卷常識考情
2023年的廣東省考在題量上延續了往年的設置,縣級試卷15道題,難度適中,考查時政的趨勢較強。從表格可以看出,2019年-2023年的省考常識判斷中看出,時事政治無疑是常識命題的重頭大戲,連續5年占據了最大的比例。
在2023年省考常識判斷各個模塊題量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考點分布上出現了極大的傾斜,即更加注重政治性考查。由此看出廣東省考仍側重于政治理論的考察,尤其時政性明顯增強。法律和科技生活在2022年省考常識判斷中的比重變化不大,經濟題量較少,地理國情未見考查,但歷史人文較2022年而言,比重大幅度下降,這是最大的變化。
時政題一枝獨秀,縣級的題目有15道,時政有8道,主要考查二十大和黨史知識。時事政治關注的范圍更多集中在二十大、領導人講話、廣東時政等內容,考生還需要積累常見的政治理論和黨史知識,以不變應萬變。
哲學政治的部分,相對于2022年的占比來說,2023年考查的題量小幅度下降,但仍然是考查的重點,需要注意,一般哲學原理和政治生活相結合來考查,2023年哲學常識的考查與二十大相關知識緊密相連。
法律的部分,相對于2022年的占比來說,2023年考查的比重有小幅上升。往年常見的憲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識未見考查,2023年主要側重于考查《立法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的知識,可見近兩年的新法新規仍屬于考查范圍。
科技常識在近幾年的考試中,題量起伏比較大,特別是相比于2022年,2023年考查的比重小幅度下降,主要側重于與低碳生活相關的科技常識以及一些重大科技成就,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科技成就的考查與時政相結合,尤其是考查了最新科技成就。
地理常識在2019-2020年期間,每年考查占比都比較穩定,屬于必考模塊,但值得注意2021-2023年省考縣級試卷未考查地理常識。因此,在這一模塊中,需要參考往年的備考重點,如中國地理及與廣東相關地理知識。
歷史人文常識的題量相對于2022年的考試而言,2023年省考下降幅度較大,以詩詞考查節日、節氣為主要形式。一般歷史考題多考查中國古代史,尤其和廣東有密切關系的古代史常識,可將相關內容作為備考的側重點。文學方面多積累名家名篇,注意詩詞與節日、地理等知識相結合在一起考查。
另外,經濟常識除2022年縣級試卷未考查以外,近幾年以來,每年都有1到2道題,題量比較穩定,主要側重于宏觀政策、經濟學名詞和經濟學效應等內容的考查。在備考階段,考生須注意把國家政策和常見的生活現象等方面與經濟學知識結合在一起學習。
【部分試題分析】
1.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深入推進,書寫了( )兩大奇跡新篇章,我國發展具備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A.經濟高速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B.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打贏脫貧攻堅戰
C.經濟發展新格局和中國式現代化
D.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
【答案】D
【知識點】常識判斷*政治*時政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時政。
第二步,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會議上指出,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深入推進,書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我國發展具備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茖W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為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A項:十八屆五中全會認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全會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其中強調“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會議指出,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
也就是說,要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必須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B項與題意不符,不選。
B項: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有新氣象新作為。B項與題意不符,不選。
C項: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路徑選擇。C項與題意不符,不選。
二、2023年鄉鎮卷常識考情
2023年的廣東省考常識在題量上沒有做調整,仍然延續傳統,鄉鎮級試卷20道題。整體試卷出題的方向和往年基本保持一致,以鄉鎮相關內容更為主要。
最主要的知識點如預測一樣,集中在二十大及廣東時政要聞相關內容上,考生在對二十大重點掌握的基礎上,對這部分題目的作答問題應該不大,另外一部分的時政內容貼近廣東省的要聞大事,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多項內容出現在題目的時政部分。
其次,此次省考鄉鎮的題目中,對中共黨史的考查相對來說題量保持穩定,但更加的細化。一部分內容需要對黨史相對比較熟悉,加上找到題目中的關鍵詞,方能得出答案。
科技部分的考查在此次考試里中規中矩,考查了基本的科技成就類,也考查了科技應用中的碳中和的措施。
在法律部分,此次考試涉及的法律一方面是相對而言比較新的法律,另一方面是和鄉鎮關系比較大的法律內容。但選項的設置為考生降低了難度,相對比較容易識別出錯誤答案,從而得到正確的。
歷史人文、經濟、地理國情部分則和往年一樣,屬于考查內容較少的模塊。所涉及的題量比較少,知識點難度比較低。
【部分試題分析】
【題型】單選題
1.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深入推進,書寫了( )兩大奇跡新篇章,我國發展具備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A.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
B.經濟高速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C.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打贏脫貧攻堅戰
D.經濟發展新格局和中國式現代化
【答案】A
【知識點】常識判斷*政治*時政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時政。
第二步,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會議上指出,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深入推進,書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我國發展具備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茖W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為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因此,選擇A選項。
